講述人王進新
  我叫王進新,出生在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。高中畢業後,由於有著特殊的戀鄉情結,我在津市白衣鎮金林村小學當了一名鄉村教師,在三尺講臺一站就是35年。
  35個春夏秋冬,我教的學生一批又一批畢業了,身邊的同事來了又走,走了又來。只有我默默地堅守在這個鄉村小學,過著清貧而又充實的生活。改革開放初期,幾個當教師的同學下海後,在深圳當起了老闆。他們多次邀我到他們的企業人事部去做主管,並開出月薪幾千元的承諾。老實說,這對我這個當時月薪僅有150多元的鄉村教師極具誘惑。連著十多個夜晚,我徹夜難眠,心裡充滿了矛盾。
  然而,一次家訪,改變了我的想法。我帶的班有一個叫許孝敏的學生,平時非常頑皮,成績也不好。當我走進他家的堂屋,看到他家屋頂瓦片多處掉落,隔壁房間也不斷傳來咳嗽聲。不一會,一個頭髮凌亂、面容蒼老的人走到我面前,這是孝敏的父親,我認出他是比我小兩歲的小學同學許二毛。從他的口中我得知他妻子已患病近10年,為了給妻子治病,家裡負債纍纍。他對我說:“王老師,看在兒時伙伴的份上,請您幫忙管教好孝敏,孝敏是他媽活下去的念頭呀。”
  我一時無語哽咽。貧困和疾病沒有擊垮一個農民望子成才的夢想,而我卻動搖了守望學校、教書育人的信念。面對可敬的父老鄉親,我面紅耳赤,一陣內疚。從此,我打消了離開金林小學的念頭,把三尺講臺當作責任田深耕細作,把每一個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,傾註滿腔的關愛。後來有幾次,聯校認為我教學成績突出,要調我到中心小學任教,我都婉言相拒,依舊堅守在金林村小。
  1996年6月5日,離小學畢業僅一個月時間,我班劉青同學的父母因一場車禍雙雙離世,一夜之間劉青成了孤兒。正當劉青同學的伯父準備安排她到外地學藝謀生的時候,我帶著全班51名同學的溫暖,帶著自己的一顆愛心輓留住了她。我對她說:“以後學校就是你的家,我就是你的親人。”於是,我將她接到家中,安排她與自己的女兒一起吃住,負擔起她的全部生活,給予她親情般的溫暖。一次,女兒成績沒考好,我批評她學習不如劉青用功,哪知女兒委屈地哭訴:“你只關心劉青,給她買衣服,幫她解難題,你幾時看過我的作業,我還不如一個寄住的孩子。”我一時語塞,為了給劉青有一個溫暖的成長環境,無意中冷落了自己的女兒。不知不覺7年過去了,劉青以優異成績考上了重點大學。臨別時,她淚眼婆娑地對我說:“王老師,在我最無助的時候,是您伸出愛的援手,改變了我的人生,您是我最尊敬的老師,是我最親的人,也是我人生的楷模,我今後一定要把您對我的愛傳遞下去,幫助需要幫助的人……”
  35年來我帶班31個,所帶班級學生沒有一個因為家庭貧困而失學。為了不耽誤學生們的學習,我也有過“忠孝難兩全”的痛楚。2007年6月22日,我的母親突發重病,住進津市人民醫院,年邁的母親從昏迷中醒來,唯獨不見我的身影,老人一陣心酸,一聲“進新”沒喊出來,又暈了過去。兄弟見此情景,便幾次打電話催我探望母親。母親住院期間,正是學生複習迎考關鍵時刻,我只去短暫探望過一次,便匆匆返回學校。母親病逝醫院,我也沒有為母親送終,這是我心中永遠的痛和無法彌補的愧疚。
  35年的堅守,我為孩子們飛出金林這個偏遠的鄉村,飛向更廣闊的世界而歡欣,我為我35年的選擇無怨無悔!
  (本報記者周勇軍整理)  (原標題:“三尺講臺,就是我的責任田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r66qrthq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